買債券的重點.png

▌前言

這幾個月看債券,總是被這些名詞搞得糊理糊塗,問了一位身邊的大姊,她從 20 歲有閒錢就買債券,一直到現在快 30 年了,目前靠債券的利息作為他的退休金。一問才知道,原來如果自己投資債券的目地夠明確,其實債券真的沒有太複雜。

以下我就整理一下這幾個月看債券的一些簡單的概念與名詞。

▌買債券之前,要搞清楚的 3 個重點

債券,白話來說,就是我們 借錢給人家 的白紙黑字,上面說明我們借多少錢、借幾年、怎麼算利息,對方需依照約定按期支付利息,並且在到期時把本金還給我們。

重點1:買債券的目的是什麼?

每個人買債券的目地都不一樣,有些人是想要賺價差、有些人想要賺配息。

如果是想賺價差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想賣的時候能不能賣掉、市場流動性夠不夠?因此,除了債券之外,債券型基金或是債券 ETF 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這兩種債券衍生品通常可以提供更高的流動性、較低的上手門檻,讓投資者更有操作的彈性空間。

如果想獲得穩定的配息,債券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債券買入之後,就是等領利息、與到期拿回我們投資的本金。

重點2:買債券出場的時機?

我習慣在投資前就先想好出場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買債券最簡單的出場時機就是等約定的時間到期,對方把本金還給我。

但是,如果當我們今天急需用錢時,難道債券只能等到到期才能出場嗎?其實不完全是,有些債券在到期之前,我們可以選擇把手上的債券轉移給其他人。

舉例來說,如果我手上有 1000 單位的美國國債,表示我借錢給美國,當我今天把這個債券轉移給小明時,接下來就換成是小明借錢給美國,所以利息就會是小明領取,到期的時候,美國也會把本金還給小明。因此,在這樣的轉移過程,我就會跟小明談定一個雙方都認同的價格,小明從我手上買走這張債券。

如此一來,如果我有金錢上的急用,也可以在還沒到期前就可以先行出場。

重點3:債券價格跟債券面額的差別

由於債券就是借錢收利息,所以債券的價格可能會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而產生漲跌,。

白話一點來說,如果一開始我借1000 美金給美國,這張債券的面額就是 1000 美金。如果當初約好利息 2%,但是現在很多地方的利息都已經到 4%,如此一來,我手上的債券利息比外面利息都還來得低,那麼想當然而,如果要轉讓時,債券的價格就變得比較便宜、別人才會願意購買。

反過來說,如果約好利息 2%,但是銀行利息卻不到 2% 時,我手上這張債券就會變得珍貴,如果要轉讓時,就比較有機會談到一個比較好的價格。

實際上債券價格的計算還有許多的考量,以上只是比較一個簡單的概念。


▌買債券之前,需要看懂的名詞

釐清楚自己的投資目的與出場時機後,接下來就是要看懂買債券的各項名詞。

這裡我們直接搭配券商的畫面來說明各項名詞,每個券商畫面不一樣,以下畫面僅作解釋與參考。

債券基本名詞介紹

債券名詞解釋.jpg

  • 梅賽德斯賓士金融:這表示我們借錢給賓士
  • 債券面額:上圖中的投資面額,表示我們 借多少錢 給賓士。
  • 票面利率 8.5%:也就是說,如果一開始我們直接借 1000 元給賓士,賓士會給 1000×8.5%=85 元的利息,因為每半年配息一次,所以每次配息 85÷2=42.5 元
  • 距到期年:表示這張債券在 7.72 年後,賓士就要還錢了。

參考客戶買價與到期殖利率

再來,如果我們要花錢買下這張別人轉讓的債券,也是影響實際利率與收益最關鍵的名詞:參考客戶買價。

這裡的 128.52 表示債券價格 變成原來面額的 128.52%,也就是說,如果我想買這張債券,我要花 1000×128.52%=1285.2 元。

但是,

1285.2 元是我們跟轉讓的人講好的交易價格,實際上賓士只借了 1000 元!
1285.2 元是我們跟轉讓的人講好的交易價格,實際上賓士只借了 1000 元!
1285.2 元是我們跟轉讓的人講好的交易價格,實際上賓士只借了 1000 元!

也就是說,如果這張債券我們買下來、轉讓成功後

  1. 在 利息 的部份:一樣是1000×8.5%÷2=42.5 元,只是換成我們領。
  2. 在 到期 :賓士只會還給我們 1000 元,並不是 1285.2 元。

因此,在我們花的錢比較多、但是最後拿回來的本金會比較少的情況下,實際上年化不會有 8.5% 那麼高,所以會重新計算出一個依據「實際上」我們花的錢所得到年化的利率,也就是上圖的參考買價殖利率 4.09%,有些券商會寫成 到期殖利率 或是 YTM

因此,如果想要存債券累積利息做為退休金的人,這個到期殖利率就很值得參考!

前手息金額

除此之外,真的要下單買的時候,你會發現還要支付一個前手息金額。以上述的賓士為例,如果我現在下單的話,需要多支付一筆 34.3 元的前手息金額。

這是因為時間點的緣故:現在 6 月,上次配息是 1 月,這段期間約 5 個月的利息應該由前一個人領取,但是 7 月才配這半年的利息,所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就先把這 5 個月的利息墊給他。

▌債券的風險與信用評等

除了以上的各項名詞要認識之外,也要了解一下債券的風險。

簡單來想,就是 借錢給人家有什麼風險?

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利率風險,買了這張債券結果市場利率升息、拿去銀行定存利息都比較高,但是我的錢卻卡在債券這邊動彈不得,造成資金利用率較低。

此外,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按時付利息、跑路了、倒閉等本金要不回來。就好像是我們如果要借錢給朋友時,也要找信用良好的人。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間公司信用如何了?通常可以直接參考全球三大的信用評等公司給予的評價

信用評級.jpg

這些評級會隨著時間進行調整,今年是優良明年就不一定,因此,通常債券到期時間越長,變動性就越大,風險相對也比較高。

除了會評級公司之外,也會對國家進行評級,以方便我們判斷適不適合借錢給這個國家。國家的評級可以直接參考 各國信用評級列表

▌結語

最後,幫大家整理一下以上的幾個重點:

  1. 自己買債券的 目的 是什麼?是想賺價差、還是想要賺配息?
  2. 自己想買債券的 出場時機,是要等到期?還是想要價格上漲後轉讓?
  3. 如果買債券等到期想賺利息存退休金的人,可以多比較 到期殖利率 YTM
  4. 債券的風險:時間越久、信用越低,風險越高。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y Tung 的頭像
    Anny Tung

    冬冬.愛.生活 𝓐𝓷𝓷𝔂 𝓵𝓸𝓿𝓮𝓼 𝓶𝔂 𝓵𝓲𝓯𝓮 💝

    Anny 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