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都會覺得好像學習了、上課了卻沒有什麼用,這個部份我覺得學苑影響力班做得很好。影響力班透過分小隊,由學長姊擔任各小隊家長,帶領學弟妹一同學習在各方面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也透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大家練習如何跟不同天賦的同學進行團隊的相處與互動,並且更認識天賦。
其中影響力班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項作業就是採訪學長姊了!
在學苑裡有很多的人脈與機會,也常常聽到一些學長姐成功的故事,雖然說學苑大家都很開放、可以彼此自由交流,但是因為有時候想認識的學長姊沒有一起上過課、或是沒有打過照面,總覺得這樣突然去認識對方也是會有點怕怕的。
所以學苑設計的巧思很棒,在影響力班安排了作業採訪學長姊的故事的作業,讓大家有個可以認識學長姊的好契機!
▌經驗豐富的影響力班帶隊家長 Lini 之歷程
為這次冬冬是第一次參加影響力班,被 Lini 的帶隊精準度震撼到!因此,就想了解 Lini 之前過去的一些歷程。
外商 PM 的工作模式轉化成帶隊的養分
一開始,冬冬很好奇是否因為進入學苑前的工作經驗而讓她有著現在的帶隊模式,Lini 她提到曾在外商做過PM。
由於PM本身就是要盯緊專案的進度,所以這份工作經驗讓她懂得如何抓取目標並運用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也為她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此外,除了學苑的課程,他也參加了能量學的課程,透過能量學的調整,她學到了法施這個觀念,並調整了與隊友進行分享與互動的信念,也因此能夠不斷地回到學苑的影響力班付出,進而成為學苑的終身會員。
帶隊方式的衝擊
由於上過許多課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了對岸的財富流覺醒營,並擔任了 20 次的天使助教。Lini 表示:
天使助教的工作就類似影響力班家長的工作,包含鼓勵小夥伴投入學習、達成目標、團隊熱絡與連結,不過一隊人數有 30 人,比影響力班的人數多很了將近一倍,再加上對岸的財富流全部都是線上課程,僅透過線上的互動、要如何了解小隊裡每位成員的學習狀況,這個歷程是她重大的訓練與突破。
擔任幾次天使助教後,最後 Lini 也擔任到財富流班主任的職位,一次要線上互動將近兩百人、了解所有學員的學習歷程,這次的經驗讓她從中學習到要如何管理大團隊。
由於對岸在線上課程發展的比台灣還要快,因此,擔任這麼多次天使助教與班主任之後,不只從中學習到很多做事情的方式和技巧,也學到很多事情拿捏的鬆緊程度。
從目標追求轉成陪伴夥伴成長
天賦特質是創作者的 Lini,在帶隊的時候難免會比較目標導向,因此,她在帶隊時常常會主動地詢問學苑工作家人或 Jamie 老師,看看自己有沒有可以調整的,以進行更多的覺察與省思。
Lini 表示:通常自己有的時候會看不見的盲點,透過跟老師確認或是跟工作家人討論,才會知道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有沒有需要優化?或是帶隊目標有沒有需要平衡?或是帶隊方式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
透過幾年的帶隊經驗與調整,早期 Lini 在帶隊時會很明顯顯現出創作者的特質,有著更強烈的目標導向、希望學員在學習上都可以一起達標。
但是慢慢發現,除了看成績以外,也希望大家喜歡這個環境,所以就會慢慢調整帶隊的方式,希望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創造佳績、還能玩得開心。
Lini 表示:其實,真要說,要打造黃金團隊的平衡比單純衝小隊成績難上許多,不過其實這個就是一個學習歷程,家長就是陪伴大家走過這一段成長的路。
▌結語
雖然我的天賦特質是技師,但是其實我早期也是發電機相當高的人,在生過小孩、有了家庭之後,才慢慢地比較平衡一些,但是就常常覺得自己老了、沒有年輕時的衝勁與活力了…
Lini 是我第一次參加影響力班的家長,透過她我又找回自己當時做事的魄力與對自己的自信,真的很感謝這次的作業讓我可以有機會可以進一步與學苑裡的學長姐進行交流與連結。
延伸閱讀
如果你也想了解天賦與理財更多課程
掃描 QRCode 可以免費索取天賦試聽課程哦!